湖南创意休闲农业空间布局研究
(湖南省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创意休闲农业是创意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一种新型资源产业,更是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旅游农业的更高一级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创意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休闲农业是创意休闲农业的萌芽或起步阶段,因而把休闲农业纳入创意休闲农业的范畴加以统计[1-4]。
为促进和规范湖南省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湖南于2006年成立了“湖南省休闲农业协会”,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通知》(湘政办发[2006]57号)、《湖南省休闲农业庄园建设规范》和《湖南省休闲农业庄园星级评定准则》等政策与建设标准。全省各地在大力扶持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的同时,从选址规划、项目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引导和规范,取得了一定经验。同时邵阳市、衡阳市、长沙市开福区、岳阳市君山区等地相继成立了休闲农业协会;邵阳市、衡阳市、益阳市、株洲天元区等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和规定。通过完善政策机制,夯实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从而推动湖南创意休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2]。
湖南自2006年开始评定星级休闲农业企业以来,全省共评定星级创意休闲农业企业318家,其中,五星级创意休闲农庄134家,四星级创意休闲农庄107家,三星级创意休闲农庄77家,创意休闲农业企业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湖南省具备一定规模的创意休闲农业企业仅为 5 000 多家,全年经营收入只为30余亿元,接待休闲旅游人数 2 000 多万人次;而到2010年,全省创意休闲农业企业就发展到2万多家,经营收入突破60亿元,接待游客达 4 200 万人次,分别增长300%、100%、110%(见图1)。
湖南省创意休闲农业通过与文化、旅游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充分发掘文化内涵,突出文化品位,对传统农业进行“二次开发”,打造精品农业文化,逐步实现了转型升级,其品位日益提升[3]。一是创意休闲农业企业硬件设施条件日益改善,农庄的硬件设施条件越来越美观、富有个性化、人性化和大众化;如长沙市的润泉山庄,使水塘、别墅上下错落有序,山、水、房和谐共处,人与自然亲密无间,不仅山庄的整体形象美观大气,而且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游客在别墅里休闲、观景、垂钓、娱乐非常舒适方便。二是农庄的创意休闲娱乐项目更加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垂钓、户外拓展、骑马狩猎、游泳、健身等活动外,具有新奇特的创意休闲项目(如蹦极、闯关、产品设计与手工制作、四季养生等)也逐渐兴起。三是农庄的文化品位大幅提升,利用当地民俗风情、节庆等来提升农庄的文化内涵,如安化县梅山文化生态山庄把梅山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农耕文化和当地的巫文化通过文化创意、时尚创意、养生创意、景观创意、细节创意等多种创意方法融合在一起,提升农庄的文化、创意内涵,打造别具一格的农庄文化,以丰厚的文化底蕴获得市场的认可。四是通过产业品味的提升促进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如长沙建立百里优质水产走廊、百里花卉苗木走廊、百里茶廊、百里优质稻走廊等四大产业走廊,用现代化的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标准化的产业基地廊道,依托产业廊道大力发展产业基地观光与乡村旅游、农事参与体验、现场技术指导与培训、农产品采摘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活动,从而促进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头部生产力”,要发展创意休闲农业,就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思维,用科技创意的理念来指导产业的发展。农业科技创意既包括有形的科技创意,也包括无形的科技创意。湖南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可以说是农业科技创意的精华,梯田是山区农民阶梯造田的智慧创造;水车、水磨、风车等则是人民利用自然能的创意;而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意更加丰富,如精准农业、分子农业、装饰农业、智能温室等,都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创意元素。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意元素正逐步应用到创意休闲农业产业中,如长沙百果园采用温室大棚、有机基质栽培、振频杀虫、喷灌滴灌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培育各种特色有机农作物,用科技手段来推动创意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如湖南省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所和湖南省蔬菜研究所合作利用园艺栽培技术的成熟技术正在设计生产的“瓜果书”(如番茄书、黄瓜书等),瓜果书表面将包装有防水纸,其内将填充石绒、供该瓜果一季生长所需的高效营养介质和种子,并配备栽培说明书。
创意休闲农业以农业为主要创意对象,脱离了农业的创意就不能称之为创意休闲农业。全省各地根据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禀赋,结合当地市场消费需求,加大了创意休闲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力度,不断调整产业布局,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区域。如株洲市天元区、益阳市桃江县、衡阳市珠晖区、邵阳市隆回县、岳阳市君山区等地产业特色明显;岳阳君山的野生荷花世界、乡村之恋、鸟语林等农庄围绕湖、荷、鸟、鱼做文章;怀化日月湖度假山庄建设侗文化特色建筑群、歌舞艺术表演等创意休闲农业园区,着力构建世界蕞大的侗文化长廊等,均是因地制宜,彰显区域特色的农庄典范。
目前,全省基本形成了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依托的城市居民假日休闲娱乐、购物、农业教育等为主的多功能休闲农业区;以湘中南山水文化为依托的休闲健身、体验农耕文化等为主的山水创意休闲农业区;以环洞庭湖区水乡为依托的“渔家乐”、“花家乐”为主的湖乡观光特色休闲农业区;以湘西地区民族文化和奇异地貌为依托的原生态、民俗风情、山林景观为主的创意休闲农业区。
一是发展模式灵活多样。湖南创意休闲农业企业根据消费市场的需求,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从蕞开始简单的“农家乐”发展模式逐步转变为现在的观光观赏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民俗风情型、产业主导型、科普教育型及生态养生型等多种发展模式并存。二是“两型”特色明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理念正引领着全省创意休闲农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无论是开发经营的项目内容、灌溉方式、建筑与装饰用材、农业废弃物利用、设施用地容积率、周边环境的保护改造,还是产业的发展,都充分体现了节能节水、高效节约集约用地、循环利用、生态环保的特征。通过挖掘开发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使原本视为劣势的“穷乡僻壤”变成“山清水秀”的优势资源;通过提高农业设施用地和加工厂房的容积率,达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目的;通过使用节能材料和节能设备,采用喷灌滴灌方式,达到节能节水的目的。如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长沙县黄兴镇农业旅游示范区、宁乡县金州乡关山村、望城县光明村等创意休闲区域都是体现“两型”特色的典型。
当前,湖南省创意休闲农业的主要建设内容不仅大都相似,而且类型也较为单一雷同,缺乏新颖性和唯一性。基本上都还停留在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院,再附送一些采摘活动的低层次服务上,市场目标相同。结果导致市场吸引力的相对下降和相互间的恶性竞争加剧。此外,一些原先蕞具原生态特征的创意休闲农业区在开发中因重洋轻土致使当地的村落风貌丧失,农村自然形貌及人文环境的原生性受到严重破坏。因此,一定要在经营理念上创新,改变现有发展格局,突出特色[2]。
目前,湖南大部分创意休闲农业企业没有充分发掘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并有机融入到产品之中,加工提炼出鲜明的文化主题。全省的创意休闲农业企业大都没有一个主题思想,没有一个标志性建筑,创意休闲农业只单纯地停留在做企业上,文化内涵不深。
湖南大部分创意休闲农业企业未能充分利用高科技、现代手段等将农业资源开发成产品,项目科技含量低,缺少科技含量较高的创新型创意休闲农庄。如百果园设施农业中的一些创意农产品,在其他创意休闲农业企业就很少见。
现有创意休闲农业企业经营者品牌意识不强,不重视品牌建设的长线投入,导致项目形象模糊,缺乏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乏力,出售的商品多为初级农产品,并且包装简单,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由于品牌不强,创意休闲农业企业与消费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不畅,消费者寻找创意休闲农业企业停留在口口相传的初级阶段。因此,一定要在营销手法上创新,提高企业营销能力。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湖南创意休闲农业企业大多数是农户独立经营,资金投入有限,内容比较单一,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没有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整体经济效益不理想,导致创意休闲农业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拉动还没有充分显现。
根据湖南创意休闲农业资源分布情况、农业产业布局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结合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本研究将湖南省创意休闲农业的总体布局规划成“一核心两环三板块”;其中“一核心”指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型创意休闲农业核心,“两环”指洞庭湖湿地田园风光创意休闲农业环和四大山脉(武陵山脉、雪峰山脉、南岭山脉、罗霄山脉)森林氧吧-康体养生创意休闲农业环,“三板块”指湘西民俗风情山水田园创意休闲农业板块、湘中南湖湘文化创意休闲农业板块、红色乡村旅游创意休闲农业板块[5]。
该核心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20县(市、区)。该核心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以打造湖南创意休闲农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现代都市农业、装饰农业、数字农业、精细农业、特色农业体验、休闲度假与乡村旅游观光等为基本开发方向。一是依托城市群发展以都市休闲度假、参与体验、田园观光与乡村旅游、娱乐健身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二是依托望城农业高科技园、隆平高科技园等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以农业科普与教育培训、创意休闲农产品设计与展示、农业新品种与新技术试验示范与展示、参与体验、数字型与精细型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三是依托水产、优质稻、花卉苗木、茶叶、湘莲、竹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以田园休闲观光、参与体验、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化种养加技术展示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四是依托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大围山、灰汤温泉、桃源洞风景名胜区、水府庙旅游区、昭山风景名胜区等自然历史人文资源,发展以休闲观光、参与体验、康体养生、水上游乐、科普考察与野营、休闲度假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5]。
该环包括岳阳、常德、益阳等3市23县(市、区)。该环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应以产业化基地农业景观、规模化与标准化农业生产、农业新技术、水乡与湿地文化为基本发展方向,一是依托洞庭湖湿地,发展以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湿地休闲观光、生态旅游、度假休闲、水乡文化与湿地文化、环保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二是依托优质稻生产与加工、淡水养殖与加工、棉麻轻纺、林纸一体化四个优势产业,发展以参与体验、产业化田园基地休闲观光、规模化与标准化技术展示与推广、农业科技展示与教育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三是依托洞庭湖丰富的水系资源,发展以农渔风光、渔事劳作、鱼市交易、名优特色水产品试验示范与展示、水产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四是依托桃花源、益阳竹海、石门壶瓶山、平江幕阜国家森林公园、常德诗墙等自然人文景观,深度挖掘“桃花文化”、“竹文化”和诗词文化,发展以休闲度假、野营、避暑养生、科学考察、乡村旅游、文化体验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五是依托湖湘文化、农耕文化的主要精髓,以农业产业为依托深度挖掘文化与创意休闲农业的结合点,发展以湖湘文化、农耕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5]。
四大山脉指武陵山脉、雪峰山脉、南岭山脉、罗霄山脉,主要包括吉首市、泸溪县、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桑植县、桃源县、石门县、江华、蓝山、临武、宜章、炎陵、桂东、浏阳、醴陵、攸县、资兴、汝城、安化、洞口、溆浦、辰溪、新化、隆回、武冈、新宁、绥宁、中方、洪江、通道等县(市、区)。
该环应依托丰富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丰富的森林资源与生物资源等资源,利用天然的避暑养生资源,以发展特色小宗创意休闲农产品设计与展示、避暑康体养生、野外探险与露营、科普考察、森林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为基本发展方向。一是依托武陵源风景区、凤凰古镇、德夯风景区、崀山风景区、梵净山佛教圣地、炎帝文化、雪峰山文化等自然人文历史资源,发展以休闲观光、文化熏陶与农村古村镇展示、民俗风情体验、农事参与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二是依托四大山脉的惊险奇自然景观和天然氧吧资源,发展以山地森林休闲观光、避暑康体养生、野外探险与露营、森林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科普考察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三是依托特色风味产品和相应的农业产业,发展以农事参与体验、创意休闲农产品试验示范与展示、产品品尝与交易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
该板块辖湘西自治州、张家界、怀化3个地级市(共24县/市/区)及邵阳的洞口、绥宁、武冈、城步4县(市)。该板块创意休闲农业发展以自然景观、生态农业、民俗风情、山水田园为基本发展方向,一是沿湘西生态民俗旅游走廊,发展以农业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创意休闲农产品展示与交易、特色民俗与民风、森林探险与露营、科普考察、康体养生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二是依托湘西桠柑、猕猴桃、茶叶、葛根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以参与体验、创意休闲农产品生产示范与展示、农业产业山水田园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与培训、农业产业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三是根据不同地区(县、市)的多民族特色和农耕文化,依托其产业基础发展和挖掘以民俗风情和农耕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5]。
该板块包括娄底、衡阳、郴州、永州四市和邵阳市的大祥区、双清区、北塔区和邵阳、邵东、新宁、隆回、新邵共45个县(区)。该板块现有星级农庄116家,其中郴州36家、邵阳27家、娄底21家、永州12家、衡阳10家。该板块应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和山水风光资源,以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农业景观、农业新技术与新品种、农业生产体验、湖湘文化、农耕文化及乡土文化为基本发展方向,一是依托湘南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及其生态环境呈现垂直差异性的特征,发展以康体养生、参与体验、生态旅游休闲、森林探险与野外露营、科普考察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二是依托柑橘产业、葡萄产业和其他农业主导产业基地,发展参与体验、新品种与新技术试验示范与展示、科普教育与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三是依托东江库区和湘江、洣水、潇水、资水等丰富的水资源,围绕东江水库、大源渡湘江航电枢纽工程、浯溪水电站等水利工程,发展以水上鱼市、水上垂钓、水上采摘、漂流、生态度假与水上避暑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渔业;四是依托南岳衡山、九嶷山等自然人文历史资源,以农业森林产业为核心发展以康体养生、科普考察、休闲观光、参与体验、特色餐饮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五是依托浓郁的湖湘文化、农耕文化、乡村文化等,深度挖掘文化资源与创意休闲农业的结合点,发展以教育、民俗民情、民居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提升该板块的创意休闲农业层次[5]。
该板块主要包括岳麓区、长沙县、望城区、宁乡县、浏阳市、韶山市、茶陵县等县(市、区),位于长株潭城市群中心区域县。该板块应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尤其是不可复制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特色风味产品,深度挖掘资源潜力,发展与红色旅游相结合的创意休闲农业。一是利用不可复制的红色旅游资源,发展以红色乡村旅游、红色洗礼与革命教育、红色文化、红色农业创意休闲产品制作体验等为主要内容的红色创意休闲产业;二是依托红色旅游胜地,围绕特色风味产品大力发展以参与体验、产品创新与设计、产品展示与交易、产品文化展示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三是依托红色旅游胜地,围绕农业产业基地发展农事参与体验、规模化与标准化种养加技术示范与推广、农业产业田园自然景观休闲观光、农业科普与教育培训等主要内容的创意休闲农业;四是依托炎帝神农文化,深度挖掘神农文化的精髓,寻求神农文化与农村农业产业、创意休闲农业的结合点,发展以康体养生、美容养颜、娱乐健身、参与体验等神农文化为主题的创意休闲农业。
一是各级政府要建立以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创意休闲农业行业管理体系。省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机构,基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安排专人从事创意休闲农业管理工作,形成“一个领导小组宏观决策,一个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各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要明确农业部门作为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的主管部门,会同旅游、林业、水利、工商、交通、科技、文化等部门建立“湖南创意休闲农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设在省乡镇企业局三产处,制定相关政策,统一指导全省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三是各地区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并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加大对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管理支持,引导创意休闲农业有序发展和规范经营,为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要高起点、科学制定规划。通过因地制宜的规划,进行区域比较,形成明显主题,突出地方特色,尽量防止出现项目雷同,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一是各区域要充分结合各自区域内自然环境、历史条件、人口条件、社会经济、农耕文化资源等资源以及区位条件、机遇与挑战、发展现状,确定创意休闲农业开发项目的各自市场定位、各自的发展模式和特色,因地制宜地推进创意休闲农业特色发展。二是创意休闲农业企业建设上要重视项目设计,做到设计主题鲜明,功能区分明确,科学规划景观搭配和基础设施建设;要精心选择经营项目,研究市场需求,策划经营方式。
创新创意休闲农业发展机制。一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用转包、互换、转让、出租、入股等形式,促进分散的土地向创意休闲农业企业集中。二是创新统筹建设机制。引导农业综合开发、交通、电力、通讯、卫生、水利等相关部门支持创意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创新农民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创意休闲农业企业的龙头作用、农民的主体作用,推行“公司+协会+农户”、“股份合作制”等模式,吸引农民参与创意休闲农业的建设。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理布局、竞争合作”的原则,促进创意休闲农业多元化投入体系的完善。要选准适合当地的主导特色产业和产品,突出重点,集中建设,加速形成创意休闲农业特色示范区域。增加政府公益性和基础性投入,重点扶持创意休闲农业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市场建设、生产示范等关键环节。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拓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金融部门支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创意休闲农业产业。
[1]刘军.创意休闲农业的渊源、特征及与休闲农业的区别[C]//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中国宁国休闲农业与魅力乡村发展论坛论文集.2011:132-139.
[2]刘军.关于湖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规划的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31(5):62-65.
[3]章继刚.创意农业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宫承波.文化创意产业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5]李继承,朱校奇,章勇,等.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29(2):74-78.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的其它文章
近十年中国农民理性问题研究综述
影响农科大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因素及对策探析*
武夷山微型茶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征稿简则
4《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年23期
6《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年36期
7《全国流通经济》2022年32期
8《少年体育训练》2022年11期
9《河南图书馆学刊》2022年12期
10《海外文摘·艺术》2022年15期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众号:园区产业招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