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历史沿革 :
1996.10 常熟港建立
2005.06 国务院批准设立出口加工区
2010.11 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2015.1 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综合保税区
开发区成就:
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828亿人民币,新增注册外资5.03亿美元
600 家来自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
吸引外资超过 308亿 美元
61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
开发区简介: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8月,1993年11月被省政府批准为首批11个省级开发区之一,2010年11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抓住“沿江开发”这一战略机遇,依托得天独厚的濒江临港和“二路一桥”(苏嘉杭高速、沿江高速、苏通长江大桥)的交通区位优势,开发建设以沿江工业区、常熟出口加工区为核心的工业板块及综合配套服务沿江发展的滨江新市区。目前开发区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的外资企业近600家,外资总投资达288亿美元,注册外资121亿美元,其中27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57个,投资额超亿美元项目38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特大型项目5个。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5亿元,工业总产值2602亿元,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529亿元,财政收入137.4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6.8亿元,其中工业投入190.5亿元,进出口总额136.94亿美元,其中出口额83.63亿美元。
经济转型成效显著。近年来,围绕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能源、创新创意、现代物流等五大产业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总投资150亿元的观致汽车、总投资175亿元的奇瑞捷豹路虎汽车等一大批项目。紧紧依托港区优势和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的有利条件,形成了重大装备制造产业园、国际物流园等载体,并正在规划建设汽车产业园。未来将建成1个年销售2000亿元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1个年销售1000亿元级冶金及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
科技创新全面发展。着力推进“常熟科创园”建设,已引进海内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150多个,涉及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9家大学研究院(所)全部正式运行。目前,区内已有6人列入国家“人才计划”。2012年12月常熟科创园管理服务中心经过创建,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建设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传统产业不断提升。电力能源、高档造纸、精细化工、特殊钢铁和汽车零部件等五大传统产业在提档升级、延伸产业链、扩大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取得突破。已拥有夏普办公设备、芬欧汇川纸业、诺华制药等三大世界500强研发中心。开发区已成为国内蕞大的高档文化用纸和氟化物生产基地,华东地区重要的火力发电、子午线轮胎生产、钢铁加工及钢材进出口基地。未来将建成1个年销售500亿元级的精细化工产业、1个年销售500亿元级的能源造纸产业。
滨江新城日趋完善。围绕形成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高集聚度的商务商贸、高品质的生态人居和文化休闲,着力推进各类城市功能项目的开发建设,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7亿元。随着新一轮的生活居住、商务办公、商贸餐饮、科技创业、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功能项目以及道路、河道、绿化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加紧推进,将逐步实现城市基本功能配套到位,一座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的滨江新城正在加速崛起。
港口物流发展迅猛。区内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常熟港已建成20个码头、59个泊位,其中万吨级泊位24个,与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265个国际口岸实现通航通商,逐步形成了钢材、纸浆、木材及化工品等特色货种。目前区内已有大新华港务、德邦物流、普江仓储等物流贸易企业431家,总注册资本45亿元。
机场: 距虹桥国际机场85公里
距浦东机场130公里
距南京禄口200公里
距无锡硕放机场60公里
高速:沈海高速公路
沿江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沿江一级公路
204国道
铁路:距沪宁铁路40公里
距沪通铁路5km
港口:常熟港(国家一级开放口岸)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